本周二,A股延續反彈,滬綜指漲0.51%至3295.68點,其余股指表現相差不多,其中創業板綜指漲0.34%。由盤面看,權重股中的海天味業(603288,股吧)、美的集團、中國中免、航空股表現不錯,非權重股中的科技板塊、旅游板塊有些表現。
在創業板中,注冊制后上市的品種普遍大幅反彈,低價績差股動能漸衰。在A股各類股指中,創業板跌速最猛,這幾天反彈也最快,創業板綜指已收復一半失地,其余多數股指反彈力度弱一些。
芯片等科技股忽然上漲,也許與情緒波動周期相關,也可能包含些樂觀預期。
實際上,芯片攻關雖然難,卻無礙普通民眾信心。不過客觀來說,芯片攻關需要時間,所以投資者在具體個股投資中,還得視具體情況作出決策。一般來說,穩妥的投資者應注意回避技術上有較多不確定性、易受外部因素干擾的品種。
長春高新在周一跌停后,周二迅速展開反彈,這使市場中部分擔心“抱團股作鳥獸散”的投資者暫時得到寬慰。長春高新(000661,股吧)中線走勢仍有待觀察,由該股“股東人數暴增”及“高送轉套路”來看,也許股價能維持平穩就算不錯了。
既然長春高新籌碼松動存在明顯的意外因素,那么就沒太充足的理由會波及到其他高高在上的消費、醫藥等藍籌股,持類似“抱團”品種的投資者暫時不必過度擔心。
就多數同類白馬股來說,業績大多是有支撐的,頂多也只是估值過高。這類個股需要時間才能讓業績跟上股價,這樣最終泡沫應能夠消化。一般來說,泡沫只要能在一兩年內自然消化,那么這樣的泡沫殺傷力會相對有限。最近白酒板塊就比較強,在消費抱團股中跌幅最小,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業績透支的年份應遠少于醬油、醫藥等。
周二市場另一看點在于人民幣異常升值,造成航空等受益個股走勢較強,或多或少令人意外。人民幣升值及中國經濟向好等因素有利于外資流入,周二北上資金凈流入33.21億元。
人民幣升值整體邏輯在于我國幾乎是唯一能維持經濟增長國家,且疫情控制良好。另外,美元本身較弱及美聯儲寬松傾向濃重亦為人民幣強勢極重要原因。
疫情控制良好在經濟指標上持續得到折射,周二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8月份工業增加值、固定資產投資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,這些數據大多優于預期,其中消費同比增速已連續6個月回升。
大盤反彈還可能深入,但一時很難出現凌厲上漲,因量能明顯欠缺。這樣的量能即使能使股指慢慢磨出新高,也走不太遠。投資者現階段在殺跌時沒必要追低亂拋,也沒必要漲時去追,多些耐性才好。預計未來一兩月內股指波動仍較有限。
個人對11月之后外部形勢并不悲觀,因我相信:當外部緊張形勢達到某種高度后,通常就較難進一步顯著惡化。當利空出得較透時,某種程度上或可作利好解讀。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和訊網無關。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