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股反彈進一步延續,昨天滬指上漲16.87點,以3295.68點報收。深市也全線反彈,創業板指數上漲0.88%,力度比主板強。不過,低價股的炒作還在降溫,創業板綜指只漲了0.34%,小盤股在分化。
大盤已經“三連陽”了,看上去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發展。然而,市場一個重要特征出現,或許暗藏隱憂。
芯片股危中有機
9月15日,對于中國的科技公司來說,是一個比較敏感的時間點,這主要是來自外部的壓力。
據央視新聞報道,當地時間9月14日,繼微軟確認TikTok拒絕其收購請求后,甲骨文證實,它已經與TikTok的中國所有者字節跳動達成協議,成為其“可信技術提供商”,但該協議仍需美國政府批準。
對于中國的高科技領域,尤其是芯片領域來說,將進入一個新的時期。
很多芯片股在前期外部壓力之下,已經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。如今,隨著“利空出盡”,或許可以重新關注這些股票。
上周六,錢研君分享的《錢瞻研報》(詳見《這個近乎腰斬的板塊,政策扶持下或可重拾關注》),就重點給大家分享了芯片這個領域。
錢研君認為,集成電路的發展,一直是國家重要戰略之一,貿易摩擦對于國內芯片企業的發展,有危也有機,重大危機之下總是伴隨重大轉機。雖然我國在芯片領域還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,但在政策大力扶持之下,縮小差距并逐漸追趕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。
再看昨天芯片股的表現,中芯國際逐漸從低點回升,反彈2.75%?苿摪宓中微公司(688012,股吧)、芯源微漲幅超過5%,卓勝微(300782,股吧)、北方華創(002371,股吧)等也有不錯表現。
對于芯片企業而言,所謂的“大限”,又何嘗不是一個新的開始?
成交額始終難以放大
大盤連續反彈了三天,滬指逐漸回升到3300點整數關附近,一切看上去都很不錯,趨勢逐漸向好,但有一點卻讓達哥感到擔憂。
一波行情,最好的狀態并不是放巨量逼空上漲,而是上漲的時候放量,調整的時候縮量,這種狀態有利于行情不斷拓展上升空間。到了要沖關的時候,比如突破年線、突破重要高點,再來一次大幅放量。2019年初,市場從熊市中徹底走出來的那一波行情,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
不過現在的行情,雖然“三連陽”了,但成交額卻始終難以放大。昨天,滬市僅成交2517.6億元,創近期地量;創業板成交量也回落到2582億元,比前天略低。很明顯,上周下跌是在放量,而本周反彈卻在縮量,這種狀態并不理想。
為什么會持續縮量?首先,機構還在觀望。倉位較高的機構,滿倉漲上去,滿倉跌下來,現在又等著滿倉反彈,也就沒有什么資金來抄底了。
其次,上周的沖擊很傷游資散戶人氣,短期看來也難以重新激發人氣。只有等待新增資金的“援兵”到來了。擺在明面上的“援兵”,可能是不久之后的科創50ETF,據媒體報道,最高規模達220億元。
那么,縮量反彈可能會出現什么后果呢?很可能就是二次探底,最后等到縮到地量,然后跌不動的時候,可能才會再次走強。
無需過度擔心流動性
接下來,市場會發生怎樣的變化?關于大盤的走勢,剛才已經大概分析了一下,一絲隱憂的焦慮,使得市場再次探底的可能性依然存在。
從市場熱點來看,一些變化正在發生。比如金融股的走勢近期并不弱,保險、券商都有引領大盤走強的可能。另外,白酒、醫藥、食品等消費股的反彈也在展開,市場有望重新回到原有的節奏。
還有一個消息值得一提,根據央行公告,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,2020年9月15日人民銀行開展6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(MLF)操作(含對9月17日MLF到期的續做),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。
這是央行連續兩個月超額續做MLF,這一操作被認為是“央媽”的愛還在,無需過度擔心流動性問題及貨幣政策收緊。 (張道達)
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,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,入市風險自擔。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和訊網無關。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最新評論